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
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
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
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
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
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
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邢州叙述三首 其三。明代。归有光。 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水龙吟 戊申灯夕,云间城中作。元代。邵亨贞。 兵余重见元宵,浅寒收雨东风起。城门傍晚,金吾传令,遍张灯市。报道而今,依然放夜,纵人游戏。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乱,经行处、无歌吹。太守传呼迢递,谩留连、通宵沈醉。香车宝马,火蛾面茧,是谁能记。-犹有儿童,等闲来问,承平遗事。奈无情野老,闻灯懒看,闭门寻睡。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唐代。龚诩。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宋代。释普济。 瘦骨棱层一担夫,几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转无人识,有甚闲名上祖图。
无题为映南赋六首 其五。。徐兆玮。 海蜃楼台变幻多,桐华消息易传讹。敛身艳笑惊钗燕,入骨愁丝缚茧蛾。镇日天台春有主,小风古井水无波。灯窗同听潇潇雨,还想吴音一阕歌。
读渡江诸将传。宋代。王迈。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中原岂天下,尺土不能归。
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明代。罗万杰。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