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有一士,卓然古天民。长啸六合间,草昧思经纶。
寸心如白日,可破万古昏。所遇虽不谐,馀辉尚燉燉。
使逢高光主,礼乐宁沉湮。惜其遗书亡,大志人罕闻。
如何徇利子,于道不知真。卑卑章句中,徼禄求润身。
可贵不在位,可贱不在贫。无取一时好,当作千载人。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四。明代。方孝孺。 隆中有一士,卓然古天民。长啸六合间,草昧思经纶。寸心如白日,可破万古昏。所遇虽不谐,馀辉尚燉燉。使逢高光主,礼乐宁沉湮。惜其遗书亡,大志人罕闻。如何徇利子,于道不知真。卑卑章句中,徼禄求润身。可贵不在位,可贱不在贫。无取一时好,当作千载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除夕。明代。邱云霄。 浮生荏苒年光尽,旧业凄凉壮志违。醉里自怜伤古调,灯前儿舞试新衣。千家爆竹城闉莫,一箸柔蔬酒力微。白发总能知岁改,青山依旧对柴扉。
岭上见大江及匡庐诸峰。。项安世。 背立梧桐岭,面对匡庐峰。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壮哉天地间,伟观人所钟。自有此山来,来往赏憧憧。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多言恐怒来,急下扶吾筇。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唐代。刘禹锡。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布袋赞。宋代。释了惠。 乌藤横占阎浮界,鼻孔直撑兜率天。刚道化身千百亿,一身犹自不完全。
夏景 其一 夏雨生众绿。宋代。刘辰翁。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