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朗读
李覯

逸少曾留玩,人因唤右军。

鸟名加爵号,不虽羽毛群。

王羲之(逸少)曾经在这里停留赏玩过,人们因为这个缘故就把此地和 “右军” 的名号联系起来称呼(此地)。

有一种鸟的名字带有爵位的称号,它好像因此就不同于一般的鸟类群体了。

鹅创作背景

诗中提到王羲之曾在此处留玩,或许作者身处的地方有王羲之曾经活动过的痕迹,如兰亭、墨池之类与王羲之相关的景点,引发了作者对这位书法大家的缅怀与追思。作者可能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人格魅力极为推崇,借由描述此地与王羲之的渊源,表达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敬仰之情。 同时,由王羲之的典故联想到鸟名与爵号,可能是作者在当地听到了关于某种鸟的特殊名称,其名称与爵位有关,从而引发了作者的新奇联想,将鸟与具有高贵身份的王羲之相联系,以鸟的独特来衬托此地因王羲之而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进而创作出这几句诗,以抒发自己对该地方文化底蕴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用典精当,意蕴深厚

诗的开篇 “逸少曾留玩,人因唤右军”,直接引入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其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被誉为 “书圣”。作者提及他曾在诗中所涉及的地方停留玩赏,不仅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引发了读者对王羲之潇洒风度和卓越艺术成就的联想。通过这一典故,诗中的场景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而是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厚重记忆,使读者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王羲之在此地挥毫泼墨、流连忘返的情景,进而体会到作者对古代文化名人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联想奇特,寓意深远

后两句 “鸟名加爵号,不虽羽毛群”,作者由前两句对王羲之的缅怀,巧妙地联想到当地一种鸟的名字与爵位名号相关。这种奇特的联想,将鸟与具有高贵身份和卓越才能的王羲之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鸟因名字中带有爵号,仿佛便超脱了普通鸟类的范畴,象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或地位。这或许是作者借鸟喻人,暗示像王羲之这样的文化名人,凭借其非凡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如同这带有爵号的鸟一样,超越了平凡之辈,成为人们敬仰和赞叹的对象。同时,也可能寓意着此地因与王羲之的关联,拥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如同这特殊的鸟一样,在众多地方中脱颖而出,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语言简洁,韵味悠长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复杂的修饰,但却能以简洁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前两句以平实的叙述,将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自然流畅地引出主题。后两句则通过奇特的联想和简洁的表述,营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不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思考。这种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感,让人反复诵读后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意境。
这首诗通过巧妙运用典故和奇特的联想,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敬仰以及对特定地方文化底蕴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覯

...

李覯朗读
()

猜你喜欢

弘历

杨子乘波换綵

()

曲巷才人迹,泥涂没屐深。

未妨冲雨到,要伴掉头吟。

()

裸虫扰扰梦方酣,白马潮来撼赭龛。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蒙庄玩世甘呼马,越石论交负解骖。冷尽山中煨芋火,拥炉人懒共僧谈。

()
宋登春

肝臂列为人,自知亦巳幸。循性即坦途,求名自贻病。

()
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岁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满园行看花。

别来多旧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诗情健,同吟对落霞。

()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

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

()